
南海的水面上,去年二月有个镜头,让不少军迷至今记忆犹新。美军“林肯”号航母正慢悠悠地在海上做横向补给,这本是航母日常操作中最松弛的时刻,机动空间小,防御圈也相对松散。可偏偏在这时,一艘挂着鹰击-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055型驱逐舰,不声不响地靠到了目视距离。
这种场面,美军自己都清楚,威慑力不比被攻击型核潜艇锁定差。它不是摆拍,而是真正的近距离监视。更巧的是,美国《国际安全》杂志几乎同步发布了一份对中美在东亚海上的对抗推演,报告里明确点名,区域拒止作战中,055是关键节点。这两条新闻一前一后,让外界突然意识到,这个中国的万吨大驱,不仅仅是火力猛那么简单。
要明白这事的分量,就得回到海战的逻辑里去看。航母能在二十世纪取代战列舰称王,不是因为吨位大,而是因为舰载机可以把侦察半径和打击范围往外推到几百公里,谁的位置先被看到,谁就先被打。反观没有固定翼飞行甲板的水面舰,再好的雷达也绕不过地球曲率,从海平面算,探测距离很难超过四十公里,敌人的舰载机在你雷达视距之外就能发动攻击,你只能在导弹飞到眼前的时候才有反应时间。
这也是为什么,美国人不担心单艘055去和十万吨级的航母硬拼,现代海战不是骑士单挑。真正让“林肯”号指挥室紧张的,是055后面连着的整套跨域反航母体系。它头顶是天基卫星,空中有预警机和长航时无人机,水下有侦听网,陆地上还有超视距雷达。只要航母暴露位置,就可能被不同平台、各个方向同时发动饱和打击,那是航母最怕的攻击波次。
在这套体系里,055是水面编队的中枢。海红旗-9B远程防空导弹为整个编队撑起防空伞,通用垂发单元里可以装进鹰击-21,直接把火力送到千公里外的海面目标。跟陆基和空基反舰平台相比,055还有个优势,它能走能停,不固定在某个地方。根据任务需要,它可以前出到关键水道,提前在更远的位置上形成威慑,让人捉摸不透。
美国海军这几年战略重心还是放在攻陆和制空,反舰能力反而有点边缘化。现在主力的“鱼叉”还是亚音速,在面对隔着多层防空体系的新型舰队时,突防概率已经明显下降。相比之下,中国开的是高超音速路线,鹰击-21这种已经列装的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,末端速度和突防能力几乎是把现有舰载防御系统打了个降维。再加上由攻击潜艇潜射的鹰击-19,打击手段更多了一层隐蔽性。
八艘055入列后,原本很多人觉得新鲜劲过去了。但南海这次的近距监视,再加上外媒的战术推演,等于用镜头和文字双重告诉全世界:055不是孤零零的一艘船,而是整张海上信息火力网络的显眼节点。它的万吨排水量、隐身外形和综合射频系统,让它既可以做防空指挥,又能在高威胁海域执行前沿任务。如果把未来的中国航母编队看成远洋作战的拳头,055就是这拳头上的重甲。
美军自己也清楚,一旦这样的节点锁定航母位置并进入火力包线,第一波鹰击-21可能还在大气层边缘,第二波鹰击-19就已经从海面下窜出来,防空系统会变成疲于应付的消防队。这样的压力值,不管在演习推演里怎么写,都已经被南海的现实画面印证过。
所以,和平时期,055悄悄靠近,是战略互动,是互相传递信号。真到高强度对抗的时候,它可能在几百公里外按下发射按钮,一枚导弹就能让一片海域的力量对比瞬间翻盘。这也是为什么,从港口出航,到南海亮相,再到被外媒分析,它始终能稳稳站在话题中心。
单舰性能当然重要,但海战的胜负,取决于它在体系里的位置以及信息和火力的融合度。055的故事,其实就是现代海军从单船到网络作战的缩影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,炒股配资最新,股票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