淄博日报记者 颜慧
随着高考落下帷幕,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,布置各种网络陷阱。
提前查分钓鱼链接。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“点击链接提前查分”短信。这些链接会盗取输入的身份证、银行卡信息。请务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查询高考分数,切勿轻信任何非官方发布的“提前查分”链接。
补录名额骗局。在高考录取阶段,不法分子冒充招生办人员,谎称有“补录名额”“定向指标”,索要“打点费”。一旦上当受骗,不仅损失钱财,还可能错过其他正规录取机会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对志愿填报的焦虑心理,推出了所谓的“志愿填报AI神器”。然而,这些所谓的“神器”往往缺乏科学依据,甚至存在数据安全风险,家长务必保持警惕。
冒充教育部门或学校,拨打所谓的“奖学金”钓鱼电话。不法分子通常会声称考生已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,并以此为诱饵,要求家长提供个人信息或缴纳相关费用。所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,不会通过电话方式索要个人信息。若遇到类似情况,请务必保持警惕,及时报警或向学校老师进行求证。
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,炒股配资最新,股票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